半岛app嵊州市深耕小吃产业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

2024-05-15 07:41:0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半岛app近年来,嵊州市立足自身特色优势,聚焦“扩中提低”,以“小吃大产业 万民共创富”为主题,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,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。

  近年来,嵊州市立足自身特色优势,聚焦“扩中提低”,以“小吃大产业 万民共创富”为主题,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,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,锚定“一份小吃富一方民”一张蓝图绘到底,以“小吃全产业链激活城乡融合新机制”省级试点项目为契机,打造具有嵊州辨识度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,全力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。目前,嵊州小吃从业者已超8万人,全国门店达3万余家,年产值超110亿元半岛app。

  一是“政府搭台、民资唱戏”,培育经营主体。在小吃名镇黄泽镇建设“中国嵊州小吃城”,布局集小吃品尝、速冻生产、产业电商为一体的小吃综合体;在小吃食材生产大镇崇仁镇建设“农产品原材料产业园”,布局小吃原材料加工区;在“土心月亮湖艺术湾”乐园、越剧小镇、华堂古村等地建设“夜宵城”、“美食小镇”“美食一条街”等,促进小吃与文旅融合发展。投资3600万元助力企业年糕质量提升半岛app,达产后可年产优质年糕425万公斤,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年糕生产加工基地。组建由国资控股的益嘉、越巷里等嵊州小吃餐饮管理公司,吸引民企、个体工商户开设店推广嵊州小吃。目前已有连锁店49家、经SC认证小吃速冻企业22家。

  二是“政府买单、免费培训”,提升农民技能。针对小吃从业者大部分源自于农村劳动力,就业途径相对较狭窄等难题,嵊州采取“政府买单、免费培训”模式,借助农民培训学校开设嵊州小吃培训班,专门设置小笼包制作、面点制作等培训课程,以视听、实操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,目前已举办培训197期,培养小吃中、高级技工和专门人才上万余人,推荐就业8900余人。开展名品、名师、名店“三名工程”,目前已培育省级名点心22种、省级名师19名、名店13家。倾力打造嵊州小吃非遗传承基地,目前共有18种小吃技艺被列入非遗名录,12家企业被列入绍兴市级以上老字号企业。

  三是“政府担保、融资助力”,化解资金难题。针对部分从业者资金困难难题,开辟信贷帮扶绿色通道,通过政府担保、协会认定、银行做大资金池、保险公司承接贷款保险方式,每年安排10亿元信贷资金,为小吃行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,附带推出活期存款享受定期收益、“小吃贷”“农机贷”等专属理财产品、贷款审批绿色通道、资金自动归集等四大专属权益,化解小吃从业者特别是低收入从业者的资金困难。创新设立“嵊农创”转贷基金,有效缓解农户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性贷款转贷难、转贷贵的难题,截至目前,已受理转贷基金超2万笔,转贷金额超40亿元,比基金存放额放大了近415倍。嵊州市各金融机构已为1926户小吃从业者提供贷款2.28亿元。

  四是“政府做媒半岛app、品质助力”,打响公用品牌。推出“嵊情家味”区域公用品牌,以1+1+3+N的模式,推动嵊州小吃走上品牌化道路,着力提升嵊州小吃的附加值。通过举办进沪进杭专场推介、产品品控提升、行业标准制订和准入机制建设等一系列措施,着力提升嵊州小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实施嵊州小吃“双百亿”工程,发展以“小笼包、炒年糕、榨面”为代表的百余种小吃美食,形成以小吃产业撬动形成农村原辅料种养、生产加工半岛app、城乡物流配送等大产业发展格局,聚力打造多层次“嵊州小吃”品牌,实现门店经营、速冻食品、线上线下全面发展,通过推进“小吃产业+”,使小吃与文商旅体产业深度融合,与厨具、竹编、茶叶等产业协同发展,实现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大提升。

  嵊州市深耕小吃产业,构建“政府+协会+企业”等培养新模式,聚焦小吃经营、培训、资金、品牌等多个领域的发展,不仅大大提升了农民综合素质,还吸引了大量企业家、“农创客”等高素质人才投身小吃产业,并向镇村下沉城市小吃人才、技术等优质资源,带动“扩中提低”重点群体增收致富,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半岛app,走出了一条具有嵊州辨识度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。

搜索